測試准入標准、測試通過標准、上線標准
- 2022-04-22 17:30:00
- IDO老徐 原創
- 13520
接著上篇,压缩测试时间 ?
看這篇之前,建議先看,
“ 优秀的业务测试工程师 ” 应该是这样的 。
曾經,在星球「軟件測試圈」,問了4個問題:
1、你所在公司,是否有研发自测环节 ?
2、这个自测范围和内容谁提供 ?每个提测版本,研发都自测哪些内容 ?
3、测试准入标准是什么 ?自测未通过的,如何处理 ?
4、測試通過標准(上線標准)
此文,分享一些参考做法 ,
001 研发自测
一般來說,都是需要「研發自測」的,
甚至有些項目,研發自測完,就可以直接上線,不需要测试同学的参与 。
那麽「開發自測內容」,誰提供呢?提供哪些内容 ?
测试工程师,会根据自己的任务将对应的需求拆解功能点,然后输出冒烟测试的测试点(也可以是测试用例中的 P0/P1 Case),放在confluence平台(此处平台,很多,比如 TAPD / xmind文件也行 / Excel放在svn也行,方式不重要,团队内部协商即可),
這個文檔作爲研發自測範圍和自測內容(至于這個文檔是否需要經過評審?最好評審一下,跟開發、産品碰一碰),
測試的功能點可以寫粒度也是比較大的點。
每一个提测版本,研发人员自测自己开发的功能点即可,保证主流程没有问题(基础的业务联调,那是必须的,否则,冒烟都通过不了) 。
補充,
實際跟N多測試同學溝通後,很多公司,是沒有研發自測的,導致的結果就是,一個版本,提交了上百個BUG,非常恐怖 。
对于,一个版本,总共就几个Bug的同学,是无法理解的 。
提测版本质量烂、Bug多,效率低,且累,而且经常加班 。
写Bug要时间、录Bug要时间、改Bug要时间、验Bug要时间、重复写Bug要时间 ...
002 测试准入标准
1、手動執行冒煙測試用例,且都測試通過(打包时,自动执行新业务的接口自动化测试,以及已有业务的自动化接口测试,通过后,准入 。)
2、轉測資料齊全
3、部署資料正確
4、SVN/Git(現在基本上沒有SVN了)的代碼提交記錄正常有效
5、上次的問題修複率達到要求
參考文章:提測模板(測試申請單)
自测没通过的咋办 ?
版本打回,郵件通知全團隊,
待提交新版本再測試,上線時間,順延 。
如果,提测延期,上线时间,定死,咋办 ?
1. 加班,赶工 。
2. 实在搞不定的,参考下面的“通过标准”,最后的做法 。
003 测试通过标准
注:如下这段,来自妹纸“紫芸”,在「軟件測試圈」的主题 。
近期上線的某個項目並未達到測試組管理規範設定的通過標准,但因市場等各種原因,算妥協發布了正式版。
對于這類項目的報告出具等很費心,因爲遺留問題實在太多,不出具報告對自己不利,出具報告有違背起初設定的通過標准。
什么才是测试通过标准?以往常有听过领导问:“这个项目怎么就是测试通过了?”也常有开发问:“项目怎么才算通过测试?” 一系列的疑问,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什么?
重新審視了測試通過標准,感覺本身有缺陷:太過完美,看似可量化,站在不同角色看,實則無法很好量化,如何優化測試通過標准?
當前功能測試方面使用的部分通過標准:
1、測試方案/用例覆蓋程度:95%以上;
2、測試輸出結果與預期輸出之間的符合率:95%以上;
3、測試方案/用例的執行程度:100%;
4、缺陷處理情況:缺陷等級非常重要、重要(P0、P1)需全部關閉,一般、建議性缺陷<10%。開發和測試有爭議的缺陷需要經項目小組討論後決定是否需要修改(拉上産品經理、項目經理、業務方),若經討論後確認可以忽略不改或因其他原因要在以後的版本中實現,則本次測試可以認爲通過(這裏非常重要:遗留的问题,一定要跟团队讨论,确定可遗留到下个版本,而且要在测试报告中,注明已知问题 & 风险)。
參考文章:聊聊「测试报告」(附 模板下载)
End 。
每天,很多同學,咨詢此類疑惑,
希望此文的内容梳理,对你有参考作用 。
先写这些 ,如果你遇到了啥有意思的具体问题,来「軟件測試圈」提問 ,我都会解答的 。
IDO老徐
全网同名,个人IP公衆號
日更10年,每天 1 分钟、解决 1 个问题
職場、副業、輕創業、寫作、個人IP
公衆號、視頻號、小红书、知乎
長按/掃碼,關注IDO老徐
關注回複 401 送你「十年原創资料包」
聯系人: | IDO老徐 |
---|---|
Email: | 957863300@qq.com |
QQ: | 957863300 |
微信: | 957863300 |
微博: | isTester |
網址: | idoxu.com |
地址: | 中国 · 广东 · 深圳 |
來源備注:老徐博客